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, 2017年实现产收双赢。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数据显示,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达到1564.6亿块, 同比增长18.7%, 实现总营收4335.5亿元,同比增长20.1%。 而到2020年,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将超过9000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0.8%。
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。早在2014年, “ 集成电路”作为关键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。当年, 国务院就印发了《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》,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, 并明确了“ 十三五”期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点及目标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 集成电路产业在“加快制造强国建设” 重点发展的产业中被放在首要位置。
除了政策的大力扶持,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企业进步,特别是骨干企业的进步。 据中国FPC( 柔性电路板) 领军企业上达电子董事长李晓华介绍, 在1997年以前,中国大陆厂商还没有真正涉及到FPC生产领域。大概在2000年左右,越来越多的大陆企业开始投入FPC生产领域。据统计, 当时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有至少60家企业投入FPC新建、改建、 扩建生产线行列,而且主要集中在深圳、惠州、 东莞、珠海、 广州、中山等城市; 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也已经有数十家FPC厂商陆续投产。 FPC也因此成为当时拉动民营企业投资的热门项目之一。上达电子也就是在那个时期成立的。
“设备和材料严重依赖进口, 是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可控发展的‘卡脖子’问题。 ”经营上达电子14年来,李晓华对此深有感触,“只有提升产业能力, 形成自主产业规模, 才能够同步提升集成电路的发展。”
目前, 集成电路产业风头正盛,在国内消费升级和工业转型的双重利好带动下,无疑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。 根据国家《集成电路产业推进纲要》规划, 到2030年,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要环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一批企业进入国际第一梯队,实现跨越发展。这也就意味着,在这一规划中,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未来的十多年中,都将会受到国家政策的重点关注。
“ 过去二三十年, 电子产品规格主要由日本与欧美厂商定义,现在, 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使很多新产品必须针对中国市场定义,这是中国市场引领全球市场的开始, 也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重塑市场格局的机会。”李晓华说。